首页 > 在线课堂 正文

麦秆菊繁殖与盆花培育

来源: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2019-03-12 

  张黎教授宁夏大学

  2019年3月6日

  播种繁殖 麦秆菊主要用播种繁殖。种子细小,每克在1500粒左右。春季3-4月采用苗床播种或室内盆播,发芽适温为18-25℃,种子喜光,播后不必覆土,约7-8天发芽,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幼苗经1次移植后,苗高8-1Ocm时可定植或盆栽,从播种至开花需120-140天。目前,主要使用进口种子,也可以是穴盘苗或组培苗。

  麦秆菊播种要先将种子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藏。麦秆菊播种时,种子表面的覆土的厚度是种子直径的2-3倍。如果是秋播,要保证麦秆菊有适宜的生长温度,需要温床越冬。麦秆菊种子发芽出土最适温度约20℃左右,秧苗生长适宜温度在5-25℃之间,喜温暖又能耐霜,忌酷热。喜充足的阳光,光照不足幼苗生长缓慢。

  播种时间麦秆菊的播种期是在4-6月份,一般3-4月可以播种于温室,温暖地区可秋播,在9月份进行。可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秋季播种,要考虑麦秆菊的过冬。

  麦秆菊为种子繁殖。发芽适温15-20℃,约7天出苗。

  3-4月播种于温室,3-4片真叶时6-8cm株高分苗,7-8片真叶时定植,株距30-40cm。摘心可促枝。从播种至开花约需3个月。

  6月初苗约长到9cm时,定植于园地或花坛,株距30cm。为促使多发分枝,多开花,生长期可摘花2-3次。定植后至开花花期间,施二次腐熟的人粪尿或豆饼液肥,浓度20%为宜。花期前追肥次数不能太多,肥量不能过大,否则开花虽多,但花色不艳。

  前期夜间气温不低于9℃,白天气温控制在25℃左右。

  播种出苗后应及时间苗,经1次移植后于6月上旬定植或盆栽,每平方米12株。生长期时每半月施肥1次,花期增施2次磷、钾肥,对总苞的色彩和硬性有利。但应控制氮肥用量,否则花虽多,但花色不艳。

  麦秆菊从播种到部分植株开花,需约3个月的时间。为便于管理,最好用育苗盘播种。育苗盘上装床土,稍压实,刮平施入一定量的基肥并浇水,播下种子。

  播种保持适宜的温度,一周内就会出苗。当有7-8片真叶时移植,注意控制水肥。在开花前可以多次摘心。

  麦秆菊分枝性强,生长期摘心1-2次,露地栽培矮生种每平方米约20株。苗期或盆栽每月施肥1次,可用20一20一20通用肥,施肥不可过量,否则植株易徒长倒伏,叶片变薄,花朵变小,花色变淡;花期增施2-3次磷钾肥,对总苞的色彩和硬度极为有利。生长期有时发生茎腐病和线虫引起的根瘤病以及蚜虫、叶蝉为害花茎和叶片,应及早喷药防治。花期从春末至秋季,长达3-4个月。

  种子易散落,成熟后需及时采收。如需加工干花,可在秋季采收后除去叶片,成束倒挂于阴凉、通风处干燥,2-3年也不会坏。

  扦插繁殖

  (1)扦插基质:

  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得到理想的扦插基质,使用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可用中粗河砂,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 

  (2)扦插枝条的选择
  用来扦插的枝条称为插穗。通常结合摘心,把摘下来的粗壮、无病虫害的顶梢作为插穗,直接用顶梢扦插。

  (3)扦插后的管理

  温度  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18℃~25℃,低于18℃,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时,降温措施主要是插穗遮荫,遮光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光照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在扦插后须遮阳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

  湿度 扦插后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可以通过给插穗进行喷雾来增加湿度,每天1~3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

  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cm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cm,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1~2cm,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土壤选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做床,土中最好混合有机质堆肥。

  麦秆菊对土壤不挑剔,以疏松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为好。盆栽可用腐叶土、园土、蛭石 、草木灰混合拌匀。

  种子采收麦秆菊在果实成熟后采种,采种尽量选择花色深的花头,清晨进行手摘,以免种子散落。采下的种子应当放在阴凉处晾干,装入纱布袋内,贮藏于低温干燥处。

  栽培技术

  温度管理麦秆菊麦秆菊喜欢温暖气候,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不耐寒,忌酷热。夏季气温不能高于34℃,冬季温度低于4℃以下时进入休眠或死亡。

  光照管理麦秆菊春、夏、秋三季需要在遮荫条件下养护。气温较高,阳光直射,叶片会明显变小,枝条节间缩短,脚叶黄化、脱落,生长十分缓慢或进入半休眠的状态。

  在冬季,由于温度不是很高,可以照射直射光。

  麦秆菊在春夏秋中午适当遮阳,它不喜强光直射,可喷水降温;冬季可以全日照。

  水肥管理麦秆菊与其它花卉一样,对水肥要求较多,但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的浇水施肥原则。

  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是麦秆菊的生长旺季,对水肥的需求量比较大。夏季高温期进入休眠状态,对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晚上保持叶片干燥。还要经常给植株喷雾。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要注意阴雨天气,麦秆菊要少浇水或不浇水。

  浇水麦秆菊在生长保持盆土湿润,夏季天气炎热可早晚要各浇一次水,雨水季及时排水。土壤积水或太干旱影响植株生长,切忌积水烂根。秋季适当浇水利于果实饱满。冬季控水防冻害。

  摘心 麦秆菊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摘心和修剪。在开花之前一般地进行两次摘心,以促使萌发更多的开花枝条。在麦秆菊生长的初期把顶梢摘掉,可以促使分枝。在第一次摘心3~5周后,可以进行第二次摘心,把侧枝的顶梢摘掉,保留侧枝下面的4片叶。

  进行两次摘心后,株型会更加理想,开花数量也多。

  播种步骤 麦秆菊从播种到部分植株开花,需要约3个月的时间。为便于管理,最好用育苗盘播种。育苗盘上装床土,稍压实,刮平施入一定量的基肥并浇水,播下种子。

  播种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一周内就会出苗。当有7-8片真叶时移植,注意控制水肥。在开花前可以多次摘心。

  麦秆菊的春季养护 麦秆菊在春季可以播种繁殖,在每年的4月份进行。在春季,要使麦秆菊能接触充足的光照,但是需要一定的遮阴,避免因高温和强光,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春季,麦秆菊生长旺盛,要注意水肥量要大,但是要注意阴雨天气要防涝。

  麦秆菊的夏季养护 麦秆菊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不耐热,在夏季温度高于34℃时明显生长不良,而且夏季光照强烈,在直射光下养护,会使麦秆菊叶片变小,植株徒长,甚至是叶子脱落。夏季要注意遮阴。夏季高温期麦秆菊往往进入休眠状态,对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阴雨天或低温期浇水的间隔周期要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晚上保持叶片干燥,还要经常给植株喷雾。

  麦秆菊的秋季养护麦秆菊一般在秋冬季进行播种,以避免夏季高温。在秋季,麦秆菊同样生长旺盛,但是也要注意浇水施肥的间隔,同时要注意在温度较高的天气了遮阴。

  麦秆菊的冬季养护 麦秆菊不耐霜寒,在冬季温度低于4℃以下时进入休眠或死亡。在冬季,由于温度不是很高,要给予它直射阳光的照射,以利于它进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开花、结实。并要做好控肥控水工作,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病害防治

  麦秆菊会发生的锈病有黑锈病、白锈病、褐锈病等。锈病主要危害麦秆菊的叶和茎,以叶受害为重。黑锈病是锈病中危害较大的一种,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使叶片干枯。

  锈病 锈病的发生有许多原因,栽培管理不良,通风透光条件差,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空气湿度大等,都会促进麦秆菊锈病的发生。当麦秆菊出现锈病时,要加强栽培管理。在栽植过程中,避免密植,加强通风透光。发现病叶、病枝要及时剪除,以防病菌蔓延。在锈病发病期间可以喷洒80%代森锰锌5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等进行治疗,每7-10天喷一次,交替使用,连喷3-4次,可达到良好防治效果。

  白粉病 白粉病由真菌引起,主要危害麦秆菊的叶及茎。在发病初期,麦秆菊会出现白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叶片卷曲,枝条畸形,花少而小,甚至全株枯死。此病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光照少、通风不良、昼夜温差10℃左右时最易感染发病。当麦秆菊发生白粉病要注意通风透光,摘除早期病叶烧毁,并在发病前喷洒多菌灵、50%可湿性托布津800-100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进行防治,每周一次,连续喷施4-5次。

  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危害麦秆菊的叶、茎、花等部位。叶片边缘有褐色病斑,叶柄花柄软化,外皮腐烂。一般在高温多雨、氮肥施用过多、栽植过密以及土壤质地粘重时,灰霉病容易发生。当麦秆菊出现灰霉病时,应及时清除病叶,集中烧掉。平时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不偏施氮肥,雨季注意开沟,严防土壤灌水,在发病初期可喷洒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代森锌、多菌灵等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