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鹏程 国家气候中心
大家好,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变暖的北极:极端天气的操盘手,那全球变暖它表现在了哪些方面?我们这里列举了两个显著的方面,首先,第一个最直观的就是全球变暖带来了气温的上升。根据IPCC报告的指出,升温的速率为每十年0.2摄氏度。第二个方面就是大气含水量的增加,我们可以理解为水是溶解在大气当中。那么,随着温度的上升,它的融点是增加的,大概这样的规律是,温度每升高一k。在大气对流层的饱和水气压就会提高约分之七。全球变暖,它的一个区域性的差异,我们提到一个叫北极放大效应,它指的是北极地区的一个地表气温的增暖速率,是全球的2-3倍。

1960年以来,尤其是90年以来。在整个的60度以北就是北极的地区,它是一个显著增长的这么一个现象。我们通过示意图做一个对比,变暖前后的一个对比,红色的代表的是低纬度的这个温度,而蓝色代表的是中高纬度的一个温度。那么这条斜线呢,我们可以表示出南北之间的一个温度的差异,南北之间温度差异的大小就会影响着前面讲过的西风急流的变化。那么变暖之后呢,比如说是黄色的一个变量,我们相当于在中低纬的温度上叠加了一个比较小的一个温度增加,而在中高纬的温度上叠加了一个比较大的温度的一个增加,这样的话,南北之间的温度梯度就变小了。

那南北之间的温度梯度变小了,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就是西风急流发生了变化。在变暖前的话,西风急流,它是一个强的急流状态,极地涡旋把冷空气紧紧的囚禁在北极地区,变暖之后,弱的一个急流状态下就会有不稳定的极地涡旋,无论是来自于热带地区的暖湿气团还是来自于北极地区的冷干气团,他们都有更大的机会来穿越急流去影响到本来他到达不了的一个地区,那这样的话就有一个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影响。北美2021年的夏季高温,就是明显的来自于热带的暖干的一个气团固球带,北美大陆的西侧造成了长时间的这样一个北美的高温。第二个呢就是中国2020年冬季,年初的寒潮天气,这就是冷气团,然后冲破了急流的一个阻碍,来影响了我国的地区,造成了我国非常显著的一个冬季寒潮。那么前面的时候也同样讲过了西风集流的变化,它是来自于南北的一个温度梯度的差异,那么仅仅北极,它自己也是起到了一方面的一个作用,另外的一个方面的作用就是南方热带海洋对他的一个助攻。最著名的就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在正常年的时候是这样的一个状态,那么厄尔尼诺年呢?就是指的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升高的状态,相当于在热带地区加了一个正的这么一个温度,这样的话南北的温度梯度就加大了,可能就是对应的一个急流增强的这么一个状态,那么在冬季的时候急流增强,冷空气就不容易南下。

而到夏季的时候,暖湿气团向北的推进也会受到更大的阻碍,所以说在厄尔尼诺年的时候,从大概率上来讲的话,冬季中国是一种暖冬的一种状态。而在夏季的话更多的是降水,在南方地区或者长江中下游居多。而到了拉尼娜年,当前的也是拉尼娜的一个状态,在拉尼娜年的话,就是相反的一个作用,相当于说在热带地区给它降低了温度,这样的话,南北的一个温度梯度反而减小了,减小的话就导致了西风急流减弱,就更有利于冷暖气团南北的这么一个移动与相互作用,这样的话常常就是拉尼娜的话,在中国的冬季可能更多的会出现天气偏冷的这样一种气候现象。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